凌晨四點(diǎn)的鬧鐘沒敢調(diào)得太響,怕驚醒窗外沉睡的星星。女兒揉著惺忪的睡眼被我叫醒,在聽到去看日出啊,瞬間睜大了雙眼。丈夫背著裝滿熱水和零食的背包,我們一家三口躡手躡腳地穿過小區(qū)的寂靜,車窗外的路燈像一串漸次熄滅的螢火。
羊窩頭的山路比想象中溫和,車燈劈開夜色,兩側(cè)的樹林郁郁蔥蔥,葉片上的露水在光里閃著細(xì)碎的光。沒有想象中的陡峭,倒像被山風(fēng)輕輕托著向上走,林間偶爾傳來幾聲蟲鳴,非但不覺得孤寂,反倒添了幾分安穩(wěn)。四十分鐘的車程轉(zhuǎn)瞬即逝,當(dāng)車停在觀景臺附近時,最先撞入眼簾的,是一頂頂支在空地上的帳篷,像落在地上的云朵。有人正圍著炭火忙碌,烤串的香氣混著海風(fēng)飄過來,原來早有同路人比我們更心急,把等待日出的時光,釀成了一場煙火氣的聚會。
海風(fēng)帶著清冽的咸,拂過臉頰時,能聞到遠(yuǎn)處海浪拍岸的氣息。不一會兒,東方的天際線忽然泛起一絲微光,像宣紙上暈開的淡墨,慢慢浸成淺紫,又染上橘紅,最后漫成一片溫柔的緋紅。那紅越來越深,像燒起來的火焰,把云層的邊緣鑲上金邊,連腳下的礁石都仿佛被鍍上了一層暖光。
“出來了!”觀景臺上傳來低低的驚呼。只見海平面上,一點(diǎn)金紅猛地躍出,像被誰從海里輕輕托了一把,瞬間掙脫了夜的束縛。那點(diǎn)光亮以肉眼可見的速度膨脹,從一彎弧線到半圓,再到完整的圓,最后“騰”地一下,整個太陽懸在海面之上,萬丈光芒瞬間潑灑開來。海面上像是鋪了一條七彩的路,從太陽腳下一直延伸到整個海面。
女兒激動的不停拉我和爸爸一起拍照,記錄這幸福的時刻。看著他們的剪影,看著太陽把云層染成棉花糖的顏色,忽然懂得“山海連云”的深意——山的沉穩(wěn),海的遼闊,云的自在,光的熱烈,此刻都擁著我們,像一個溫柔的懷抱。
下山時,燒烤的香氣更濃了,有人舉著相機(jī)追著光影跑,有人坐在帳篷邊分享早餐。女兒撿了塊被陽光曬暖的鵝卵石,說要帶回家當(dāng)紀(jì)念。我握著那塊石頭,掌心能感受到殘留的溫度,就像此刻心里的感覺——原來最動人的風(fēng)景,從來不止于山海與晨曦,更是身邊人的笑臉,是共同等待過的時光,是我們一起看過的,同一片初升的太陽。
這大概就是生活的饋贈吧,在某個凌晨出發(fā),穿過黑夜,越過山海,最終在光里遇見彼此,也遇見更柔軟的自己。(陳蓓蓓)